“举办县级以上各类赛事活动272项次,参与人数超过64万,其中全国性、区域性赛事活动34项次,吸引区外来宁参赛、观赛9万余人,以‘党建强’引领体育运动‘发展强。’”
“以‘红色引擎’驱动消费升级,党员干部进市场、听民意、摸需求,策划6大主题59项文旅促消费活动,‘五一’期间接待国内游客298.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64亿元。”
5月13日,区直机关党建第八片区的11个部门(单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聚焦机关党建引领和服务稳增长促发展攻坚战主题,围绕开展以经济政策为重点的导学解读、结对共建助企纾困、“三下三帮”助力乡村振兴和重点项目建设、“基层工作周”、打造党建强业务强“双过硬”品牌等进行面对面交流,互学互鉴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方式方法,共同查找贯彻落实中的薄弱环节,研究细化深化实化的具体措施。区直机关工委班子成员“一对一”针对性提出要求,共商落实举措,共促任务落地。
区直机关工委召开机关党建引领和服务稳增长促发展攻坚战第八片区推进会。
以导促学,政策解读“透”起来
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在系统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基础上,聚焦发展现状剖问题、聚焦战略部署理思路、聚焦实践需求明路径,让党员干部在“沉浸式”导学中找准“学什么”的方向、明晰“怎么看”的逻辑、掌握“如何办”的方法。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建立日调度、周安排、月通气、季会商的经济宣传专项工作机制,制定重要政策性文件《宣传解读办法》,明确政策制定主体、宣传部门和媒体的职责,统筹发挥经济部门、专家学者和主流媒体各方优势,准确解读各项惠企利民政策。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建立班子成员领学、处室正职参学、主要领导评学导学机制,推行“处长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通过轮流分享、深度交流、共同点评,讲政策、讲业务、讲思路、讲方法,提升为党员干部“充电”效果。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交流学、专题学习会及时跟进学、党支部突出重点学、“政治+业务”沉浸学、青年理论学习分享等方式将导学解读、传达学习、个人自学相结合,形成讲政治、学经济、懂政策、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自治区党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用活“3+5”理论学习机制,推动理论学习中心组、处级领导干部、职级干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四个平台联动式学习,各党支部联学导读24次,增强研究经济、钻研政策的责任感使命感。
自治区党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选派经济领域专家围绕“六个攻坚战”开展导学解读。
宁夏社会科学院打造“院班子+支部书记+科研骨干+青年干部”分层次分领域导学解读模式,加强跨领域跨单位主题联学,让干部职工在导学解读的“思维火花”中充电赋能。
助企纾困,精准服务“实”起来
以“千个支部联千企”为抓手,各级党组织构建“联动共建+精准破题”机制,靶向攻坚解决融资、审批等“六类痛点”。通过支部结对、资源整合、难题共解,以实打实的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建立整合资源、全面覆盖、精准对接、力所能及、解决实际的助企纾困工作机制,19个党组织与文化企业建立帮扶关系,协调5551万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组织90家文化企业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企业博览会。
自治区社科联为200多家困难会员企业减免会费30多万元,成立法律服务中心,组织专家为企业提供“公益法律顾问”“公司治理”等专项服务,帮助企业维权、挽回经济损失8200万元。
自治区广播电视局深化“2+X”支部联系企业制度,针对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履约管理等方面诉求,指导协调广播电视制作机构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主动为企业争取各类项目资金500万元左右,为企业排忧解难。
自治区体育局举办系列赛事活动激活消费引擎。
自治区体育局建立体育社会组织包抓机制,机关党组织分工包抓62个自治区级体育协会和15个自治区体育俱乐部,指导体育社会组织举办赛事活动80项,把赛事活动作为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的新引擎、新动能,推动赛事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基层问需,民生感知“深”起来
“既要现场解题,更要建章立制。”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深化“基层工作周”,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望闻问切”,在走村入户中感知民生冷暖,在蹲点调研中掌握实际情况,在协同攻坚中破解深层矛盾。
自治区文联聚焦“强基工程”,以慰问演出、戏剧下乡、文艺辅导等形式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组织近5000人(次)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331场次,服务群众近15万人(次)。
自治区文联组织开展文艺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
自治区社科联深入基层举办“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宁夏长城保护宣传”等六大系列社科普及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惠及群众。
自治区广播电视局针对各市县融媒体中心发展现状和迫切需求,制定出台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策划方案》和扶持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广播电视节目片源供给机制,降低内容成本,盘活各类资源,形成广电资源集聚、规模效应。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组建“6+1”全媒体报道团队,进社区、访农村、走基层、入企业,开展蹲点调研式采访,推出经济类原创报道736篇(条),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努力宣传“六个攻坚战”的亮点成效。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发挥调查研究专责机构常下基层、必下基层的优势,紧盯投资消费、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深入企业园区、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16次,完成重点热点问题调研7项,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三下三帮,乡村振兴“热”起来
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以“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为导向,全面拓展“帮发展、帮解难、帮共建”,将党建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项目现场,通过红色引领激活产业动能,让党旗在乡村振兴和项目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赴乡村、社区、学校等地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261场。举办“文化大篷车”文化惠民演出60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在帮扶村建设乡村电影院及农家宴会厅,打造农村群众婚宴新办、简办、特办的基层移风易俗实践阵地。
自治区文旅系统举办“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活动。
自治区体育局指导帮扶村成立“黄花菜电商产业发展小组”,申请闽宁协作资金380万元建设黄花菜加工车间1座、冷库2座,开展黄花菜自主经营。组建“嘎妹子”直播团队,直播带货100余场,销售额50多万元,带动就业56人。
宁夏广播电视台发挥媒体宣传资源优势,派出骨干记者深入帮扶村拍摄制作两部黄花菜宣传片及一部公益广告,在宁夏卫视等频道黄金时段播出100余次,宣传推介特色产品,带动新增种植黄花菜2500亩。
宁夏社会科学院组织党员干部先后12次入户走访倾听诉求,积极联系对接司法部门开辟“绿色调解通道”,集中解决2户家庭长达15年的矛盾纠纷,有效破解“长尾纠纷”调解难题。
品牌赋能,党业融合“强”起来
“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一标杆。”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以“双过硬”示范品牌创建为载体,将品牌建设深度融入稳增长促发展攻坚任务,推动党建与业务互融共促。
自治区文联以“崇德尚艺 同心向党”党建品牌为引领,探索构建“1+N+1”文学对外传播机制,强化“新时代黄河流域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合作,打响“南有清溪村、北有西海固”文学品牌。
自治区党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擦亮“红色学府 一流校(院)”品牌,围绕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的9个方面重点工作开发9门新课程,举办6期专题研讨班,提交课题申请30项,助力“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
宁夏广播电视台实施“党建红飘带+攻坚鼓与呼”行动,通过“以老带新”“薪火相传”形式,分类指导20个基层党组织开展“书记先行、党员冲锋”活动,以支部带队伍、党员带职工助力“六个攻坚战”。
宁夏广播电视台组织开展“弘扬劳模精神 助力六个攻坚战”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者走进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马鞍山片区义务植树。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创建以文辅政“6支部6品牌”,办好《精气神》小报,开设党员风采展,设立党员先锋岗,带动党员当好服务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