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正文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基础处党支部运用“123”工作法为冶金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2022-01-12 16:25:00    来源: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作者:梁生栋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2-01-12 16:25:00

  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基础处党支部全面推进冶金企业安全和高质量发展,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形成了“1个标准”、“2项服务”、“3个跟进”的“123”工作法,多措并举,连续发力。通过连续三年的持续整治,全区86家冶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自2018年以来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紧扣“1个标准”抓重点

  深入研究近年来冶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规律,结合宁夏冶金行业实际,切实找准制约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的堵点、难点、弱点,在钢铁企业煤气专项整治、互观互检成果基础上,广泛征求基层、企业意见,形成了涵盖安全管理、现场管理、煤气管理、个人防护4大项33小项的专家会诊内容和检查标准。将钢铁企业“钢八条”措施作为落实冶金企业三年专项行动攻坚年的重点内容,坚持重要部位、重要岗位、重要设备全覆盖,帮助企业找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把准脉搏。通过整治,全区现有的3家钢铁企业已全部消除涉及“钢八条”的问题隐患;同时将“钢八条”拓展到其他冶金企业,督促企业按照“钢八条”要求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消除风险隐患,有效提升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能力。

  推动“2项服务”促提升

  一是互观互检补弱项学经验。组织全区钢铁企业开展互观互检活动,每家企业抽调安全总监、安监部部长、车间主任、安全员、班组长等人组成观摩检查组,属地应急管理局派员参加,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检查、随机提问等方式交叉观摩、检查,互学先进经验做法,互帮查找弱项短板,互动交流心得体会,总结梳理了隐患排查图册、操作行为观察分析等可供推广的先进做法,帮助企业查找出了长期惯性工作下的问题短板,消除各类隐患434项,为企业和基层应急管理部门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二是专家会诊提标准强基础。在冶金行业开展专家会诊和指导服务,坚持突出重点补齐短板、聚焦病根全面覆盖、精准施策靶向提标的原则,将自治区、市、县(区)三级不放心的企业,以及建厂时间长、设施设备老化严重的企业作为专家会诊和指导服务的重点企业,其他冶金企业随机抽取,自治区级专家会诊覆盖面达全区冶金企业总数的33%。采取“查、教”结合的方式,对照检查表,逐条逐项对标对表查问题,共会诊出问题隐患286项,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企业制定解决方案、完善防控措施,确保问题隐患一次解决长期受益,通过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消除了冶金企业主要安全隐患。

  坚持“3个跟进”保效果

  一是坚持执法监督跟进。在强化指导服务的基础上,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将互观互检、专家会诊发现的问题反馈企业的同时,一并反馈属地应急管理部门,由属地应急管理部门督促企业加紧整改,对无故不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由属地应急管理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紧抓“关键少数”,重点加强对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强有力的执法监督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坚持政策保障跟进。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若干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安全总监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规定,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行再明确、再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十项正向激励措施”,给予税收、安责险、工伤保险优惠及现金奖励、减少执法检查频次等,多措并举推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坚持普法宣传跟进。把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普法宣传的重中之重,结合《安全生产法》修订,进行专家会诊指导服务的同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普法宣传,新旧结合讲变化,学用结合求实效,督促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加强学习贯彻,把新法规、新思路、新方法作为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强大动力,切实推动企业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法治意识,依法依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编辑】:梁生栋
【来源】:自治区应急管理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