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群团工作 > 正文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青年干部“最美的家成就最好的我”专题研讨交流活动侧记
2025-04-16 17:03:00    来源: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编辑: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4-16 17:03:00

  窗外,新绿初绽,春意渐浓。场内,青年围坐,交流正酣。

  近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立足岗位实际,以“最美的家成就最好的我”为主题,集中开展研讨交流,教育引导青年干部在思想碰撞中坚定政治信仰、筑牢廉洁防线,在交流互鉴中锤炼过硬作风、凝聚奋进共识,推动办公厅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家风如镜:照见初心,传承信仰

  红色家风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现实的镜鉴。在研讨交流中,不少青年干部分享了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习仲勋同志“勤俭持家、低调做人”等红色家风故事,这些老一辈革命家树立的家风典范如一面历史棱镜,折射出共产党人初心如磐的精神图谱。

  进入新时代,青年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家庭是人生第一个课堂”的谆谆教诲,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传承红色家风,把家风的精神基因通过代际传递融入民族血脉。信息综合室青年干部马明芬的成长记忆引起大家心灵共鸣:“邻里间有了矛盾,父母总是选择退让一步,以和为贵,父亲常把‘让人三分不吃亏’‘吃亏是福’挂在嘴边,母亲总说‘屋檐低处好过冬’。这些朴素的话语,如同老屋檐角垂下的冰棱,在岁月流转中不断凝结,最终淬炼成我心中的道德准绳。”督查二处青年干部迟铭谈到,“家风是一种文化、道德的传承,而这种传承来自最亲近的人,是血浓于水的刻骨影响,正因如此,好的家风更是精神上的指路明灯。”

  从红色家风到新时代家风,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正将家风传承的精神密码,熔铸成新时代干事创业的青春担当。

  见贤思齐:慎始慎微,淬炼定力

  良好的家风是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在交流发言中,青年干部不约而同谈及“谨言慎行”“勤掸思想尘”“第一粒扣子”等关键词,“慎始慎微”更是被反复提及,大家在畅谈感悟中将习近平总书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谆谆教导具象为不用提醒的自律准则。

  “母亲常说:‘持家如绣花,针脚乱了布就毁了。’我把这句话引申为:守廉如绣花,一针一线自有经纬。”不因事小而逾矩,不因情面而破例,不因独处而放松。常委办青年干部韩孟儒分享了自己的“三不”原则,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面对某同事提出简化流程的请求,我当即想起父亲的叮嘱:‘规矩破了口子,人心就会漏风。’我坚持按制度逐项核对材料,最终确保了补贴发放的精准合规。”机关服务中心青年干部刘嘉琪讲述自己初次面对“人情”的心理活动,感悟到家风不仅是父辈的言传身教,更是青年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的基石 。

  岗位不同,初心不变。青年干部们见贤思齐、互促互进,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的校准器,从思想深处自觉打扫灰尘、擦拭初心、坚守正道。

  家国共脉:小家大义,实干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家庭梦融入民族梦”。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作为自治区党委的中枢机关,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党办的青年干部,把为党奉献作为人生坐标,在无怨坚守中磨砺党性、在无私奉献中成长进步、在无悔付出中实现价值,不断涵养从提升“小我”、融入“大我”到追求“无我”的境界格局。“舍小家顾大家”的抉择往往伴随着亲情的深沉托举,“小家让路大家”的家国情怀成为每一名青年干部永不褪色的人生信条。

  综合三处青年干部周军谈到,“家已然成为感恩珍惜的地方,面对繁忙的工作,总会有累了烦了的时候,但与家人的守望相助让我内心更加坚定”。随着交流分享的深入,革命先辈张闻天“国尔忘家”的人生信条、邓华将军教育子女“夹着尾巴做人,自食其力”的传家箴言等一个个红色家风故事令人动容,大严大爱、历久弥新,蕴含着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的家国情怀,蕴含着人民至上、不负人民的初心使命。

  家风建设不仅是青年干部个人成长的“必修课”,更是组织教育管理监督的“关键棋”。结合青年干部岗位特点、成长阶段与风险挑战,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从思想浸润、制度约束、严管厚爱、亲情监督等多维度发力,将廉洁家风转化为护航奋斗的“内生屏障”,为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办青年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青年干部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新篇章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编辑】:
【来源】:自治区党委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