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挖掘区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特色亮点,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工作,纵深推进“五型”模范机关建设,在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特开设“一支部一品牌”典型案例专栏,本期对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宣传信息处党支部、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党总支品牌案例进行展示,一起来看吧!
唱响“铸牢”主旋律 传播统战好声音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宣传信息处党支部
党支部开展“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主题宣传,按照“一社区一经验”模式,集中推出系列报道,《宁夏移民区:促“三交”聚合力,共建幸福家园》《“陌邻”变“睦邻”“百家”成“一家”——宁夏打造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实践》等在中央和自治区媒体刊发,进一步扩大宁夏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美誉度影响力。
建立机制、统筹资源,构建“铸牢”宣传大格局。按照自治区党委“完善全覆盖学习、精准化宣传、常态化教育、一盘棋工作、法治化保障铸牢制度机制”的部署,建立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机制,整合部门、媒体、市县力量,宣传线索共推、宣传策划共商、宣传信息共享、宣传典型共育,推动铸牢宣传形成合力。去年以来,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月典型宣传、“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主题传播等活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00余名中央、地方媒体记者深入全区60余个点位采访,推出宣传图文视频5000余篇、浏览量近3亿人次,银川市永泰小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间操等活动登上微博热搜,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宁夏实践“刷屏”“出圈”。
点面结合、事理贯通,注重以宣促建谋长效。在宣传推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试点等一批典型基础上,挖掘整理各地各领域亮点工作,建立铸牢宣传线索库。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策划“石榴花开校园 籽籽同心向党”“落实主线要求 加快建设示范区”等专题宣传,“宁夏统战”微信公众号推出“点上做法”百余期。加强“面上经验”总结,以工作综述、内部信息等形式向中央部委、媒体推送,为推动全域示范创建、部门系统创建、行业特色创建、全民广泛创建提供实践样本。撰写的“坚守中国心、共塑文化魂——宁夏全方位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示范区建设综述以及学校、机关等领域落实“铸牢”主线要求经验在《中国民族报》、人民网等平台刊发,4篇成果在《中国宗教》等国家核心期刊刊发,民主党派“三大助力行动”、党外知识分子和归国留学人员“三个一”服务活动等创新做法被中央统战部刊物采用、《中国新闻报》刊发。
创新载体、融入经常,坚持春风化雨浸人心。办好宁夏统战“一站一微”平台,指导各地加强统战宣传阵地建设和管理,银川市依托市县两级融媒体建成“‘1+6’石榴云”传播中心,创新开展“互联网+”铸牢行动,打造“石榴仔讲故事”“寻找最强石榴籽”等一批有影响的铸牢宣传产品,“小宁大讲堂”被央视频、道中华及多个省区广泛转发,纳入团中央全国网课。会同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出版《“石榴籽”故事丛书》两辑共八册,推出《中国民族》宁夏专刊,覆盖各级党组织,推动“小宁大讲堂”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让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宁夏实践走进基层、直达群众。
“三色信号灯”下的忠诚护航
自治区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党总支
在红黄绿“三色信号灯”的交替指引下,每天有超过200万辆机动车在全区城乡道路上川流不息。面对人民群众对平安出行的新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总队党总支深入践行“警心向党 忠诚护航”党建品牌,通过红黄绿“三色工作法”精准施策,以信号灯般的精准调控力,将忠诚基因转化为护航平安的实践密码,在车轮滚滚中书写新时代的畅通答卷。
红色铸魂:实战沙盘淬炼护航本领。建立“总支牵头—支部认领—党员冲锋”机制,将“理论课堂”升级为“实战沙盘”,组织党员深入剖析一线执法共性问题和复杂案例。在银川河东机场、惠农陆路口岸,党员民警通过涉外绿色通道提供证照互认与换领服务。在城市校园周边,常态化护学岗与“守护困境儿童”行动相结合,成为温暖人心的“实践党课”。把“擎旗奋进铸忠诚”“传承红色工运薪火”“美丽乡村行”等42场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延伸到执法服务一线,将“忠诚”转化为精准护航、安全宣讲和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黄色守护:政策优调畅通运输动脉。针对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启动“驻企问需”机制,党员专班调研发现,中型货车每日通行时间不足制约运输企业效率。通过对货车通行管控时段、路段深入分析,总队动态调整禁限行政策,实行通行扩容、智慧监管,确保中型货车每日通行时间不少于7小时。设立货车通行党员办事专岗提升审批效率,保障民生物资供应链稳定畅通。针对外卖骑手交通违法高发问题,联合“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推出“骑手交通安全计划”,开展“为安全加餐”公益行活动,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实施,通过真实案例宣讲、法规政策课堂、有奖知识问答及VR沉浸式体验等,累计培训骑手近千人次,有效提升该群体交通安全意识,涉及骑手的交通事故数明显下降。
绿色提速:窗口革命激活服务效能。面对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疑难杂症”,指导全区各级车管所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由党员业务骨干轮值驻守,专解群众“急难愁盼”。中宁县车管所通过精准锁定车架号关键标识,为辗转多地的律师快速调取车辆档案,这一成功案例正是全区公安交管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生动缩影。全区各级车管所将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系统梳理为“履职清单”,推动实现新车上牌“一窗通办”、驾驶证换证“全区通办”等便民措施。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优化办事流程,真正将“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到实处,让窗口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三色攻坚:协作融通构建平安矩阵。推动跨部门协同治理,重点突破三大关键领域:在保通保畅方面,与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组建“党建联盟”,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制定《全区高速公路恶劣天气保通保畅工作方案》,显著提升恶劣天气下道路通行安全水平和保通保畅能力。在智慧监管方面,通过交管“智慧大脑”建设,实现重点车辆数据全接入、全共享,强化对危化品运输车、校车等重点车辆的源头监管和实时预警,前置性预防事故隐患。在应急救援方面,联合卫生健康部门建立“党员联动示范岗”,优化事故伤员分类转运救治流程,持续畅通院前和院内“绿色通道”,有效提高救援救治效率,降低交通事故死伤比。通过系统化的协同治理模式,为全区交通安全构筑起坚实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