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挖掘区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特色亮点,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工作,纵深推进“五型”模范机关建设,在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特开设“一支部一品牌”典型案例专栏,本期对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督查一处党支部、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党支部品牌案例进行展示,一起来看吧!
抓精准督查 抓精细管理 建精干队伍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督查一处党支部
近年来,党支部坚持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主线,忠诚履行抓督查促落实职责使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工作,不断巩固深化拓展“抓精准督查、抓精细管理、建精干队伍”支部品牌,实现党建与督查深度融合、共促共进,为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宁夏作出督查贡献。

以“坚如磐石”的定力雷打不动抓落实。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将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化完善全面大起底、“回头看”工作机制,督促各责任单位对照163项任务清单,定期总结进展、查找问题、推动整改、提出下一步目标任务,滚动抓好落实。同时加大实地核查力度,对非法开采矿山严重破坏生态等重点问题,运用“三察(查)一体”和“四防”督查机制开展实地暗访和“回头看”,督促相关地方和责任部门(单位)压实责任、举一反三、彻底整改。持续紧盯生态环境部联合工作组反馈的问题整改,联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进行实地督导,找准推进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协调予以解决,推动问题顺利验收销号。

以“坚硬如铁”的刚劲动真碰硬抓落实。始终牢记督查工作姓党为党听命于党,在真督实查、敢督严查中见忠诚、显担当。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项目建设,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现场研究解决问题,提出具体要求。今年以来,按照自治区党委安排,多次对全区纳入开发建设方案的19个绿电园区项目实地开展督查调研,与企业面对面聊问题、谈困难、想办法,与相关厅局协调解决影响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度的普遍性问题,督促各有关市县和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推动第一批绿电园区项目按期完成建设投用。同时,紧盯新能源开发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工作,对“草光互补”项目建设管理规范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调研,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部分建成项目生态修复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建立光伏项目占用草原审查协调联动机制,促进新能源产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深度融合。

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刨根问底抓落实。抓落实务必实事求是,在出实招上用功、办实事上有力。自治区党委部署实施“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和打好“六个攻坚战”后,主动调度各责任单位和地市对上半年“双过半”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做法、查摆问题差距、完善落实举措,推动全区上下坚定不移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调研和会见交办事项、批示闭环督促落实机制,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周调度、月更新,持续紧盯、一抓到底,有力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总结和“十五五”规划研究、统筹推进“两化一振兴”、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企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改革任务和重点民生事项落实,确保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批办交办的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党建+科特派”架起服务乡村连心桥
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党支部
在前不久,平罗县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科技特派员蒋洪波被评为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的消息不胫而走,认识他的人都说:“蒋大哥当得起!”。近年来,党支部倡导“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创新“党建+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模式,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深化服务联动、构建支撑体系、聚焦富民兴农,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真正架起服务乡村连心桥。

“五个一”模式凝聚人心。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领导。党支部在加强自身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积极把党建工作与科技特派员培训、服务、管理等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引领,党建与业务工作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在全区建立50家科技特派员党建联系点,实现县(区)全覆盖。印发《宁夏科技特派员党建联系点建设工作指引》,从建设标准、建设程序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加强与各科技特派员党建联系点共建联动,不但为其赠订科技类报刊、宣讲科技创新政策,还举行联合主题党日、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丰富党建活动形式,共谋发展思路。自2022年起,每年举办一期党建与业务融合培训班,形成共上一堂思政课、分享一次好经验、重温一次革命史、聆听一次微党课、开展一次大调研的“五个一”特色模式,有效凝聚了人心,效果非常显著。这团星火,逐渐燎原。宁夏现有科技特派员4196人(家),1743名自然人科技特派员中,党员占比为51%;2453家法人科技特派员中,18%的企业建有基层党组织。

“红色动能”变“金色果实”。如何提高农村党建对产业的统筹发展能力?这是摆在科技特派员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吴忠市红寺堡区科技特派员党建联系点罗山酒庄党支部通过“党组织带动党员、党员带动企业、企业带动农户”模式,带动周边5个村2000多户农户种植酿酒葡萄。惠农区科技特派员党建联系点庙台乡东永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全村超过95%的农户与合作社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广大科技特派员亮身份、担使命,化身党的“三农”政策宣传队、农业科技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领头羊和乡村致富带头人,在田间地头搭建起科技服务“红色桥梁”。百余名科技特派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村主任职务,为产业振兴、农民致富提供科技、人才、渠道等方面的支撑。通过“强党建、强集体、强产业”路径,全区科技特派员从政策宣讲到技术指导、从产业谋划到成果共享全流程参与,让党建引领的“红色动能”转化为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金色果实”。
 
多措并举强化党建赋能。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的过程中,科技特派员党建联系点也曾面临党员数量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导致面对复杂多样的农业技术需求时难以提供全面、高效的服务等问题。作为致富“头雁”的引领者,党支部第一时间“把脉问诊、精准开方”。组织科技特派员党建联系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支持科技特派员企业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引导党员科技特派员以成果转化、科技培训、技术指导等形式更好服务于农业农村领域的科技创新创业,全面提升科技特派员对“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认识水平。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党建观摩交流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态势。把好选派关,把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有组织协调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员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同时,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