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根本任务,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升作风建设作为“第一要求”,把满足群众需要作为“第一目标”,把强化政治监督作为“第一保障”,坚决走好区直机关作风建设“第一方阵”,努力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优实践地和新时代文化强区贡献更多文旅力量。
坚持政治引领,深化理论武装,以过硬政治素质为提升作风建设树立“文旅形象”
在组织领导上“压责任”。将改进作风建设作为落实政治责任直接抓手,两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重点任务,找准找实文旅系统作风“六大顽疾”,精准制定44项具体工作“对症下药”,在严明纪律上“聚力”、在健全制度上“发力”、在压实责任上“用力”,由点及面推动文旅系统干部队伍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在理论武装上“明方向”。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举办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党组书记带头讲《对党绝对忠诚、走好第一方阵》专题党课。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周”、专题研讨、“双随机”学习交流等机制,全面提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广大党员干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意志更加坚决、行动更加有力。在制度建设上“立规矩”。构建任务分工、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监督问责等全链条工作机制,持续健全文化和旅游厅重大决策调研、听证论证、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等行政制度,不断完善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机关请销假、办文办会等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文化和旅游厅机关内设机构工作职责、岗位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工作制度,建立完备机关作风问题调查、备案、反馈、通报等纪律制度,以严密制度体系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落地落实。
坚持真抓实干,聚力争先领跑,以过硬能力本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文旅力量”
文化强区稳步推进。实施新时代精品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黄河永远是家乡》等舞台创作项目14部,11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复评,取得历年最好成绩。12个县区、乡镇活动入选全国“四季村晚”示范点。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6条,认定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49家。在全区文物工作会议上同国家文物局签订协议达成8项合作共识,成功举办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等系列活动,宁夏文化遗产工作影响力显著提升。全域旅游提力加速。全力打造升级版“宁夏二十一景”,统筹推进品牌培育打造、产品业态升级、项目开发建设、宣传营销推广、服务质量提升等八大行动、30项具体任务,15个文旅项目(单位)获得全国荣誉、9项做法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在全国性会议做经验介绍3次,在各类优势媒体平台刊播稿件2000多篇,中央媒体发稿530余篇,宁夏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文旅市场平稳有序。统筹文旅发展和安全,出台《全区娱乐场所安全工作方案》《全区旅游市场安全工作方案》等系列安全文件,制定“1444”工作机制,健全“2+2+2+N”制度体系,实现全区文化和旅游安全工作全领域覆盖、全链条监管。召开全区旅游服务质量工作推进会,印发《全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全区旅游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打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文旅市场环境。
坚持服务为先,办好民生实事,以过硬服务质量为满足群众需要展现“文旅作为”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成功举办“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第十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等群众文化活动,深化“文化大篷车”惠民文化品牌,完成“送戏下乡”惠民演出2500场、群众文化活动1500场任务。实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全民艺术普及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建设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服务能力。以文惠民共建共享。指导各地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文化惠民活动1万余场次,新建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创新打造“城市书房”“阅读岛”“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空间25个,打造“一县一特”文化惠民项目22个,15家自治区非遗工坊直接吸纳脱贫群众近千人,城乡文化惠民示范项目实现县级全覆盖。组织全区37家5A、4A级旅游景区、省级度假区为全国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全年免首道门票,诚邀区内外大中专院校学生游宁夏、赏美景、品美食。以文兴业激发活力。抓住传统节日、小长假等关键节点,实施文旅消费恢复提速、市场升级等六项行动,凤凰幻城、漫葡小镇、怀远夜市等一批文旅综合体成为吸睛引流的消费热点,宁夏文旅市场由“火热”走向“火爆”。创新探索“三统一”方法力争“开门红”,突破以往资金下达晚、批次数量多、配套跟进慢等问题,2024年开年两批次集中下达资金8.64亿元,着眼“双节”旺季发放600万元文旅消费券,开展“一元游宁夏”等促消费活动,积极培育“文娱旅游”新兴热点,抢抓市场机遇开局起步。
坚持刀刃向内,推进自我革命,以过硬政治监督为净化政治生态作出“文旅贡献”
整改整治有力有序。将落实十三届自治区党委第一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同“3+5+1”专项整治重点任务有机结合,明确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整治对象,通过个人自查、党员互查、班子联查、整改整治组督查机制,成立6个专项整治工作指导组全程指导监督,层层压实整改责任,逐人明确整改措施时限,主题教育检视整改24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切实以整改整治成效取信于民。常态监督有形有效。持续提升“四警六廉”建设质量,密切关注“四风”隐形变异、改头换面等新表现、新动向,集中开展党员廉政公诺300余人次,集中观看《为官之箴》等10部警示教育片33次。持续纠治违规接待、餐饮浪费、酒后驾车等突出问题,累计向文化和旅游厅系统党员干部手机发送廉洁提醒信息5000余条,覆盖面达100%,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廉洁文化建设有声有色。运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开展革命文物展陈、红色故事宣讲、“塞上清风”书画廉洁文化作品线上微展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组织筹备以廉洁文化建设为主旨的2024年“新风正气助发展·清廉护航劈浪行”文化和旅游厅廉洁文化主题教育专场演出,集中展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效,大力弘扬新时代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