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妇联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切实履行引领服务联系基本职能,丰富创新活动载体,动员引领各族各界妇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巾帼力量。
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妇女。“面对面”现场宣讲“润心田”。分众化、互动式、常态化地开展“巾帼大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进千家万户,不断强化广大妇女“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的理论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2023年以来全区各级妇联开展线上线下宣讲9973场次、覆盖近106.6万人次。“云矩阵”传递“好声音”。全区各级妇联组织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全面开设“最美家风润万家”“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马兰花开榜样她力量”等专栏,网上传播党的声音,展现巾帼奋进形象。与福建妇联分别开设《我的山海我的情》专栏,讲好两地各族妇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成长故事,在各族群众内心深处育出“团结花”。
铺设各民族共同发展“富裕路”,增进妇女群众获得感。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聚焦“她经济”。针对不同创业女性群体,发放农村妇女创业担保贷款、“巾帼创业贷”“母亲创业循环金”及各类项目资金共47.76亿元,创建国家和自治区级各类巾帼创业示范基地100余个,扶持带动4.12万名妇女创业,帮助她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稳定发展。助力“她发展”。持续开展种植养殖、手工编织、庭院经济、巾帼电商等培训,整体提升农村妇女能力素质。持续打造“好宁嫂”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孵化家政企业44家、培训育婴等专业人员1.2万人。鼓励农村妇女做主播、帮带货,实施木兰加速空间等项目,打造“宁夏妇女手工产品联盟”等有影响力的自治区级巾帼直播间32家,有效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增收。
共架民族团结“连心桥”,传递党的温暖和关怀。全力解决好困境妇女儿童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妇女群众。健全“巾帼暖人心”维权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纳入全区“大调解”体系,开通12338维权热线,提高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工作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法律咨询、信访接待、心理疏导等维权服务。开设《维权关爱—妇联在你身边》《与法同行—妇联在你身边》等普法宣传栏目,引导妇女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推进“小树苗”关爱困境儿童行动。对全区摸排登记的1.34万名孤儿、留守儿童、重病重残等困境儿童,建立数字化档案,实时跟踪、动态管理。招募1.2万名“爱心妈妈”,进行培训赋能,与困境儿童结对帮扶。连续两年在五市同步举办“为爱奔跑·小树苗爱的接力”活动,筹集资金物资410万元,帮助儿童实现“微心愿”近2万个。实施全国妇联“春蕾计划”“爱暖万家”等公益项目,资助757名困境女生完成学业。推进“康乃馨”关爱困境妇女行动,2023年投入资金32万元,在全区30个试点村实施“康乃馨”项目,采取“个案服务+社区活动”方式关爱1200多名困境妇女。各级妇联争取落实资金(物资)570多万元,聚焦5100余名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困难矛盾叠加的低收入、残疾、老龄空巢等特殊困难妇女,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推介、走访探望、生活照顾、心理疏导等分类帮扶,为“两癌”患病妇女提供救助、关爱服务,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妇女儿童身边。
描绘各民族和谐治理“新图景”,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各级妇联执委及巾帼志愿者在加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情感纽带方面作用。弘扬文明家风。深入开展高价彩礼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从思想引领、婚恋服务、创业就业、健康关爱、家庭文明建设等方面引导农村家庭移风易俗。开展“忠诚立家风”巡展活动,已有21.2万人观展,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志愿服务暖人心。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共组建“兰花芬芳巾帼红”志愿服务队1137支、巾帼志愿者72万余人,已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新格局,涌现出银川市“红石榴”、平罗县“知心姐妹帮帮团”、青铜峡市“新红娘”等志愿服务特色鲜明、贴近群众需求的队伍。发挥妇联执委作用。各级妇联执委认真履行职责,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中发挥优势特色,通过定期走访、重点走访、定点接访等方式,倾听妇女呼声、了解妇女期盼、掌握妇女诉求,提供创业就业、维权普法、家庭教育等“精准化”服务。利通区发动2354名妇联执委担任婚姻劝导员,调解家庭婚恋矛盾纠纷400余件。盐池县妇联开展“兰花姐姐串门子”活动,在走访联系中增进感情促进融合。